保亭仪蓝信用担保有限公司

信息詳情
首頁 → 企業文化-文化園地 → 信息詳情
故鄉的變遷
發布時間:2021-07-12點擊次數:1483

【編者語: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,集團黨委開展“百年奮斗•百年榮光”征文活動,累計收到征文作品192篇,經外部專家對作品進行評審,產生一等獎作品2篇,二等獎作品4篇,三等獎作品9篇,現將獲獎作品刊登于集團網站“企業文化之文化園地”欄目,以饗讀者】

“百年奮斗•百年榮光”征文三等獎作品


故鄉的變遷
★楊曉華

  若是有人來問我,你的故鄉在哪里?我會驕傲的告訴他,我的故鄉在鹽城西鄉葛武新楊村。
  鹽城早就有西鄉和“東海”之分,鹽城以東一片稱“東海里”,實際是黃海之邊,老一輩人說起家鄉,是以城為坐標,東鄉人從不說黃海,如果要給西鄉里的親戚帶個口信,老人們就說:“叫他有空到東海里來玩噢”。表達的是一種視角,也是一種滋味。
  龍岡以西,西南一片稱為西鄉,到大縱湖、縮蒲蕩方圓四五十公里,彎彎曲曲的蟒蛇河貫穿其中,大大小小的岡、溝、河、汊如網交織,無鄉不水,無水不橋,無橋不美是西鄉的風景線。電影《柳堡的故事》的拍攝地,一是鹽城的龍岡,二是寶應的柳堡,從這部電影里,可以尋找到半個世紀前鹽城西鄉的影子,田園的輪廓、河流的形狀和風車的身影;“東風(呀)吹得那個風車轉(哪),蠶豆花兒香啊麥苗兒鮮……”。一首原生態歌曲也是最好的印證。如今,鹽城的旅游勝地大縱湖,開發成濕地生態紅色旅游休閑度假區,建起了許多《柳堡的故事》里的紅色景點,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參觀,風車、腳踏水車供游客身臨其境,切身感受抗日戰爭新四軍軍民對敵斗爭的那段難忘的烽火歲月,確實很有紀念意義。
  我的故鄉葛武鄉就是在西鄉這片紅色土地的中央。葛武鄉所在地原名“葛五莊”,因明朝洪武趕散時,蘇州閶門葛氏排行老五的文狀元遷居至此而得名。到清朝時葛氏又考中了一個武狀元,因此把“葛五”更名為“葛武”。后來鄉改鎮,但“葛武”這個名字一直延續至今。
  土地革命戰爭和抗日戰爭年代,葛武、尚莊一帶是中共鹽城縣委的所在地,縣委特委在這里流動作戰,領導群眾開展地下斗爭,涌現了許許多多革命先烈,如郭猛、楊學富、潘克、黃煒等烈士前赴后繼用他們的鮮血染紅了我們這塊土地。1946年4月,為紀念在黑茶山遇難的葉挺將軍,將鹽城縣更名為葉挺縣,此時葛武鄉歸屬尚莊區。故鄉的這片熱土留下了周一萍、錢萬新等無數革命前輩的足跡。
  一提起葛武,我們這輩人就會想起郝伯村和董加耕。故鄉流傳了這樣的順口溜:“你說葛武行不行?出了兩個大名人,南邊一個郝伯村,北邊一個董加耕。”董加耕的妻子郝紅鑾是郝榮村人,與郝伯村同莊同宗,做過女民兵連長,曾有過“鐵姑娘連”稱號,與董加耕結婚后,到董加耕家董伙村做民辦教師,董伙村與我家新楊村是鄰村,董加耕曾三起三落,被難之時,家境貧困,我母親常送點油糧等東西接濟她。所以直到現在,倆老姐妹仍然忘不了過去的那份情。
  上世紀60年代,我出生在葛武新楊村,新楊村過去叫“牛楊莊”,據說是明朝洪武趕散時,大多楊姓從蘇州閶門遷居至此繁衍而得名。抗日戰爭時,曾是新四軍的兵工廠、被服廠、后方醫院所在地。我少年時曾親手在莊子后坡上挖到一枚小炮彈,已銹蝕,當時也不認識,只是覺得新奇,后來讓當兵的叔叔看到了,才知是炮彈。親眼看到有人在莊中拱橋下水底檢到一柄長劍,也已銹跡斑斑。又聽大人說,那時,日本鬼子不敢到我們莊上來掃蕩,因為吃過多次的虧。鬼子偽軍中流傳“寧過三條江,不過牛楊莊”的說法。故鄉作為新四軍的后方基地,為抗日戰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。而剪過辮子的老人是十分迷信的,說莊子是風水寶地,是皇帝御賜受傷的鳳凰落于此地休養,于是莊上人家就興旺起來。因為莊子地勢較高,比田地高出一米多,發大水不會受災;地形象展翅的鳳凰,頭南尾北,東西各有一方橢圓地向外伸出,四周有河道環繞,高空附視,真如昆鵬展翅,后人也就全當是真有鳳凰飛落此地在傳頌,并以此為榮耀。
  我父親是1956年入黨的老黨員,到他去世時黨齡61年。他做了10多年村支書,他勤懇工作,帶領村干部一班人,興修水利,發展農業,架橋鋪路,造福鄉里。陸續建起了糧食加工廠、磚瓦廠、木材加工廠和供銷合作社。興辦了村衛生室和小學、初中、農村高中學校,村里的醫療衛生教育事業蓬勃發展,人民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。
  忘不了我在村里參加農業生產勞動的場景。在村里讀農高中時,每到放暑假,我就去參加生產隊的積肥運動。魚米之鄉,河網密布,罱泥人罱上河泥,攪進水草或青草,名曰“搞草塘”,放上一段時間就是極好的自然肥料,叫做“渣”。盛夏的早晨,偶有絲絲涼爽的風。我們兩三個人一起,搖了生產隊的水泥農船,帶上水鐮刀、筢子,還有母親烙的蔥花餅、麥仁子粥,迎著東方微起的晨光出發了,找到水草較多的河面,下水用鐮刀割水草,再用筢子把躺在水面的草筢進船艙。最討厭的是牛虻,不斷地襲擊我們,咬得身上臉上起了大大小小的疙瘩,還有螞蟥,吸附在腿上吮血,使勁摘掉它后,血還在不停地淌,把青草放進嘴里嚼爛,敷上,血才止住。中午時分,把船靠上岸,在高高的堆堤上濃密的樹蔭下吃飽午飯,然后躺下,呼吸著泥土和青草的氣息,聽著“知了”熾熱的鳴叫,和著潺潺流水的啪岸聲,全然不顧螞蟻和蒼蠅的干擾,進入了美妙的夢鄉。一覺醒來,又重復著上午的勞動。直到傍晚,船艙已裝滿了高高的草堆,晚霞映照著我們的皮膚黝黑發亮,我們搖起船,迎著落日余輝,滿載而歸。
  改革開放后,故鄉再沐春風、勃發生機。我在恢復高考的第3年從村農高中考上了中專,那一年我們一個班就考中了7個中專生,吃了國家糧,真是雞窩里飛出了金鳳凰,一時名聲大噪。如今在城里工作了40年的我,忘不了養育我的故鄉已面貌大變樣。經常駕車回鄉看望老母親,和鄰里鄉親聊聊家常。曹大伯的兒子在蘇州做夾芯板鋼結構生意成了大老板,回家幫父母蓋了新房;楊三爺的孩子把父母接到城里享福去了……,聽著總有一份感動,一種欣慰,一份激情。無論世事怎么變遷,故鄉卻一直在那里,在那老榆樹下;在那小河邊;在那翹首以待望眼欲穿的鄉間小路上。
  現在的故鄉再也不是我少年故鄉的模樣,村里看不到牛羊,就連雞鴨鵝也少了,村口再也難見冉冉升起的炊煙,鄉親們大多用起了電磁爐、空調,太陽能熱水器等現代化的產品,種點不施化肥、不打農藥的水果蔬菜自己享用。網絡、有線電視早就走進村子,村民們交流的都是從網絡里看到的精彩世界,“國產大飛機C919沖向藍天”,“中紀委又逮到幾只大老虎”、“今年醫改將有大動作與你相關的都在這里”等等。世界在村民們的眼里變小了,他們在家里坐著,也可以“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”了。
  故鄉的變化突飛猛進。當年泥濘的小道已不見蹤影,農村公路縱橫交錯,四通八達。道路兩旁綠樹成蔭,風景如畫。放眼望去,看到的是一棟棟一排排拔地而起的嶄新的農村“別墅”。翠綠如茵的綠化帶中,散發出各種花香,走在這綠色生態新農村里著實令人流連忘返。只要你任意走進一個家庭,家用電器一應俱全,電視機、電冰箱、空調、手機等應有盡有,不少人家還有私家轎車。村里留守的爺爺奶奶大伯大媽們在操場上、公園里跳起了廣場舞,和城里的爺爺奶奶們一樣會錄制抖音、快手,秀出他們美好的生活和快樂的晚年。
  每次回故鄉都會情不自禁的哼唱起《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》:“……若是有人來問我,這是什么地方?我就驕傲的告訴他,這是我的家鄉……歌唱自己的新生活,歌唱共產黨”。我衷心祝愿故鄉人民與時俱進,開拓進取,把故鄉建設得更加燦爛輝煌!


(作者系投資咨詢部楊夢云之父)

版權所有:江蘇仁禾中衡咨詢集團    Copyringht © www.qitaihezixun.com    郵箱:jsrhzh@163.com
您是第31877661位訪問者
主站蜘蛛池模板: 冕宁县| 仪陇县| 辰溪县| 资溪县| 楚雄市| 东乡族自治县| 贵南县| 加查县| 彭水| 茂名市| 嵊泗县| 上蔡县| 无棣县| 昆明市| 德清县| 常山县| 五台县| 万源市| 岑巩县| 名山县| 三台县| 叶城县| 奉化市| 安泽县| 贞丰县| 关岭| 贺州市| 台南市| 饶平县| 邵东县| 申扎县| 蒙阴县| 宜州市| 江西省| 商城县| 慈利县| 凤台县| 台湾省| 板桥市| 泉州市| 蕉岭县|